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针对石灰土具有明显的干缩及温缩特性,易导致道路基层开裂的问题,基于扬州文昌路西延工程施工1标的黏性填土,利用SANS万能试验机,研究了改善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了炉渣和粉煤灰对石灰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炉渣质量分数增加,含硫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加,龄期小于180 d的含硫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加幅度大,龄期大于180 d的含硫石灰土增加幅度小;随粉煤灰质量分数增加,含硫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加,龄期小于30 d的含硫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基本呈线性增加,龄期大于30 d的含硫石灰土增加幅度则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碱激发粉煤灰、玄武岩纤维对膨胀土的改良效果,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碱激发剂的类型及掺量、纤维和粉煤灰掺量以及养护龄期对改良土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_2CO_3、Na_2SiO_3、NaOH 3种碱激发剂中,Na2Si O3的激发效果较好;单掺纤维或粉煤灰均能够提高土体的强度,纤维粉煤灰共同改良的膨胀土强度高于相同掺量下的单掺纤维和单掺粉煤灰改良土强度;纤维的加入改善了粉煤灰土样的脆性破坏模式;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改良土的强度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飞机机翼的铝板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经常出现的切割和冲击两种微损伤类型进行损伤检测.利用超声导波传播过程中衰减小,传播距离远的特点,从而解决传统检测方法的逐点扫描的缺点.方法采用PZT压电陶瓷作为检测的Lamb波信号的激发和接收传感器,通过Hilbert变换计算监测信号的幅值变化,从而确定信号能量的分布规律,进而研究铝板的损伤程度.结果切割损伤产生新的边界会产生新的反射波,信号分析过程中可以根据波的传播速度确定损伤的位置,同时根据信号幅值和能量变化确定损伤的程度.结论冲击损伤可以从回波的Hilbert变换能量变化中检测到,但是信号的解析和确定损伤位置变得复杂得多.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超大型铝板进行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4.
采用HS硬化土土体本构模型,通过PLAXIS 3D有限元软件,针对浙江省软土地区试验工况,建立单桩、群桩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不同布桩参数和不同水平载荷的作用对其抗拔承载力的影响,最后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硬化土本构模型的优越性及参数选取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硬化土本构模型及参数取值方法在小型桩承载特性分析方面更加全面和准确;小型桩群桩基础存在最优桩距,合理桩间距为5d左右;水平载荷在桩正常工作载荷条件下对其上拔承载力影响较小,但在加载后期会使抗拔承载能力有所降低.数值模拟所得相关结论对小型预制混凝土管桩基础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破解沥青再生技术在现实应用中的障碍,以扬州地区公路沥青路面再生利用为例,对近3年扬州地区公路废旧沥青产生的数量、废旧道路沥青再生利用率以及沥青再生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对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在技术、科研、资金、社会大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在相关文献研究以及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对沥青路面再生利用障碍从制度完善、科研投入、技术革新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无黏性土的剪切强度主要来源于颗粒间的摩擦力,无黏性土的抗冲刷主要来源于土粒重量。根据无黏性土颗粒冲刷过程中的受力平衡分析,无黏性土颗粒冲刷临界剪切应力(冲刷启动剪切应力)与颗粒粒径成正比,已有的砂、砾冲刷试验结果验证了无黏性土颗粒冲刷临界剪切应力理论。  相似文献   
7.
以江苏省启东吹填海砂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结仪测量吹填海砂的溶陷变形情况。测得启东吹填海砂的溶陷系数为1.1%,低于高等级公路路基填料溶陷系数小于1.5%的标准要求,可以用于路基填料。对启东吹填海砂掺加Na Cl,人工配制成不同含盐量的试样,研究含盐量和压力对溶陷系数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含盐量增加,溶陷系数增加;压力为200 k Pa时溶陷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一线的责任人,是高校学生管理人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危机事件处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校的育人管理中,最棘手、最紧迫的事件就是危机事件应对。在高校危机事件频发的当下,如何有效应对危机事件是每个高校辅导员亟需提高的能力。文章提出的"三防三化",既是辅导员应对危机事件的办法,也是辅导员预防危机事件发生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桥面细部构造和桥面铺装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构造,以梯形及矩形截面形状的纵向加劲肋与多种缺口形式的横隔板相组合形成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体系,并铺设不同厚度、不同弹性模量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建立相应的有限元实体模型进行加载,分析纵向加劲肋截面形状、横隔板缺口形式及铺装层弹性模量和厚度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劲肋上口间距越小,改善桥面板受力性能越明显,其中加劲肋B(梯形加劲肋侧板与底板采用圆弧连接)受力性能较好,且用料少;缺口Ⅰ、缺口Ⅲ的应力集中情况好于缺口Ⅱ,因此应合理选用缺口Ⅰ和缺口Ⅲ,但缺口Ⅲ需要优化;顶板与纵向加劲肋连接处应力高,为力学性能敏感区域;铺装层弹性模量增加,钢桥面板最大主应力减小,铺装层厚度增加,钢桥面板和沥青表面最大主应力均减小,因此铺装层弹性模量与厚度要综合设计,以使钢桥面板受力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